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五水共治 >> 五水共治

视力保护色:
铁面柔情的治水督查

——记市“五水共治”二等功荣立者钭陈杰

2017-12-28 08:45:36信息来源: 丽水网-丽水日报 作者 : 丽水网-丽水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 ?◎人物名片:


  钭陈杰,男,汉族,195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市府办主任科员,市政府“五水共治”督查组副组长,市治水办主任助理、综合协调组副组长、督查考核组副组长、督查考核处处长。2015年荣获个人三等功,2016年荣获个人二等功。


  “这个半老头蛮‘邪’的!”提起老钭,丽水治水界曾有人私下这样说。说一个人“邪”,大多是说他(她)厉害。这个半老头就是丽水市“五水共治”工作办公室主任助理、督查组副组长钭陈杰,干的是专给治水人挑刺的活,谁说情也不行,被大家称为“铁面督查”。


  钭陈杰是丽水市府督查室的一名“老督查”,一直默默坚守在督查岗位20余年,是大家公认的“老黄牛”,干起工作来,总是有一股子牛劲、钻劲,不达目标不罢休。2014年全省“五水共治”全面启动,市治水办紧缺一名负责督查考核工作的干部,考虑到“五水共治”涉及面广、项目多、任务重,市政府领导亲自“点将”钭陈杰同志去负责这项工作,老钭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没有一刻犹豫就站到治水一线,挑起了“一身五职”的治水重担。


  多年老友被通报


  与其他岗位不同,钭陈杰的督查只有5人,在治水办类似一道“防火墙”:给县、市(区)挑刺,找出问题,及早通报整改;遇到各单位对治水不理解,又要疏导解释。督查工作是个得罪人的苦差事,遇到熟人是最难处理的。老钭在市政府工作多年,担任过水利、交通、电力、教育、体育、环境、开发区东扩、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督查,两龙高速公路项目、市区绕城公路项目、丽水体育中心项目、丽水中学、丽水职业高中迁建项目、丽水1000千伏和220千伏电力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督查……这些年来,老钭参与督查的工作,遍及各个重要领域,熟人很多,同事也不少。许多人都到各县(市、区)任职,有些又刚好是分管“五水共治”工作,但被老钭查到照样通报。


  根据《“五水共治”工作约谈办法》规定,哪个单位的量化考核指标和预考核连续三次排名最后两位的,市领导要对该单位领导进行约谈。有个县的领导是老钭的多年好友,因为量化考核指标连续三次排最后两位被钭陈杰毫不留情地予以通报。虽然老钭的铁面无私让这位老朋友下不了台,但知道老钭性格脾气的他还是理解了老钭的做法。“这么多年的朋友了,我早就知道他在工作中肯定不会给我通融的!”


  在治水工作3年多时间里,老钭共牵头起草“五水共治”督查专报、通报300余期,下发问题交办单、督查单100余个。


  许多人都不理解,老钭今年已经58岁了,马上面临退休,其他同志到了这个年龄都见了问题绕着走,处处做好人,能不得罪人的都尽量不得罪人,而老钭却一反常态,到处得罪人,这到底是图个啥呢?而老钭却说,“组织上把‘五水共治’督查考核这项重要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在督查干了几十年,一些治水‘硬骨头’必须啃掉,我责无旁贷”。


  跑分、要分的没了市场


  “五水共治”考核分数有1000分之多,涉及面非常广。考核好不好就是最关键的“牛鼻子”。老钭深知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在充分学习领会省“五水共治”考核办法的基础上,结合丽水实际,牵头制定了《“五水共治”工作列入省考核量化指标完成情况月报制度》《“五水共治”工作约谈办法》《“五水共治”考核责任分工》《预考核排名通报》《考核分数公示》等治水督查考核相关工作制度10余项,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分解落实任务,搭建起了治水督查考核组织架构和网络体系,为各项治水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有了这套考核体系后,关键还是在于落实,有没有落实到位主要靠督查。在督查过程中暗访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老钭为了了解第一手材料,经常拉上报社、电视台的记者,日夜出没在河道、沟渠、村庄,有时一走就是一个通宵。每月到一线现场调研检查至少3次以上,3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市各地主要河道、沟渠。


  在短短一周时间内要走遍10县(市、区)重点,许多年轻人都感到吃不消。特别是夏季高温,顶着烈日查,摸着滚烫的管道看,老钭硬是没叫一声苦和累。在每次暗访后疲惫不已,但老钭从未拿此作为借口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从事环境监察多年的环保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刘伟谈起老钭时说:“别看老钭年龄大,但他干工作的那股子拼劲,我是很佩服的,我们年轻人都以他为榜样。”


  为了营造一种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治水工作氛围,老钭创新实行了“红黄牌”预警通报制度,对治水工作进度落后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亮出“红牌”“黄牌”,并依据“红牌”“黄牌”数量,对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排位。“红黄牌”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各地各单位工作进度,深受各地各单位的广泛认可,逐步成为了“县(市、区)一把手必看,市直责任部门必看,督查检查必看”的治水工作指南。各地各单位以此为抓手,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2016年一度进展较慢的30余个“红黄牌”项目逐一攻克,实现了103个省量化考核指标如期完成。在此基础上又推行了预考核排名问责制度,对连续3次预考核末尾单位由市领导进行约谈。“红黄牌”通报制度的创新做法先后得到了省政府、省治水办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


  原庆元县分管“五水共治”工作的叶伟玲副县长谈到“红黄牌”预警通报、预考核排名问责制度和考核分数公示制度,深有体会,他说:“红黄牌预警通报让我们的工作抓手更加精准和高效,预考核排名问责制度让治水责任层层落实、层层传导,治水考核结果公开制让考核后进单位,找到了工作短板,老钭的这三项制度创新真正抓住了治水工作的核心”。


  为避免以往工作目标考核不公开、不透明,导致被考核者常常“跑分、要分”而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际工作的弊端,老钭从2015年起动手改革,在全省首个实行“五水共治”考核成绩公示,对“软性指标”“弹性指标”等易生“感情分”的考核细化明确;把考核总分依责任进行“一部门、一表格”分类公示,从过去只反馈考核等次或考核总分的“单一型公示”向包含考核认定标准、加扣分数等的“全方位公示”转变,从只有考核单位考核权转变被考核单位享有复议权的“双权”转变,真正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考核公示制度得到了副省长熊建平的肯定。


  这样督查我们佩服


  老钭在督查中虽然铁面无私,但也有柔情的一面。


  督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并最终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老钭并不满足做“中转站”,而是贴近一线、贴近基层,坚持“督”与“研”相结合,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他也因此啃下了不少“硬骨头”。


  老钭非常懂得督查艺术,使出“抽丝剥茧”的细致,通过钻研政策文件,提出创新的解决问题办法,每一项督查都有理有据,每一个问题都直击根源,让被督查到的单位和有关人员心服口服,无法推诿扯皮,有效推进了项目进展,许多久拖不决的痼疾都在他创新的思路下得以逐一巧妙破解。老钭善于破难题、出巧招、出实招的工作思路非常让人钦佩。


  农村生活污水运维工作是“五水共治”工作中一项重点工作,运维移交工作一度受阻,工作进展滞后,直接影响全市“五水共治”整体工作。老钭主动对接,多次分析症结所在,共同探讨解决之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厘清了部门职责,明确了各地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并赶赴各地现场督促运维移交工作,在短短一个月内就促使全市所有农村生活污水项目启动了正常运维。


  缙云县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农业局局长周建波谈到老钭时说:“老钭非常善于抓考核重点,特别是对治水成果创新方面成绩突出,2016年通过在缙云县的一次会议就为全市争取10多分的考核加分,为全市夺取‘大禹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